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奔赴千裏為「10元耳釘」退貨,有時候就得「較真」|新京報快評

2024-02-27社會
這種較真,也有利於刨根問底發現問題根源所在。
▲近年來,電商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圖/新京報動新聞視訊截圖
文| 和生
十元三副耳釘還包郵到家,買家收到貨後退款不退貨?據都市快報報道,一氣之下,義烏一家電商負責人李先生選擇千裏追尋「公道」,不縱容「貪小便宜」,如此「較真」的行為引發公眾熱議。
從媒體報道看,買家不退貨的原因實際並非為了貪圖小便宜,而是因為事先客服「不理人」,所以買家也是因為負氣,只退款不退貨。
只不過買家沒想到,賣家會因為10元的貨,就一紙訴狀遞到了當地法院,把10塊錢的小買賣糾紛上升到了對簿公堂的程度。最終在法院的調解下,雙方透過協商解決了問題。
隨著誤會已解,雙方當事人互相道歉並簽署了和解協定。但在此事中,李先生的較真倒令人印象深刻,圍繞「千裏尋退貨」這件事,也有很多東西值得探討。
首先從結果來看,在貨品品質無差的情況下,買家既然已經收到退款,就該按要求進行退貨,這符合基本的商品交易原則。
換言之,賣家退款、買家退貨,作為最基本的商品交易規則,不能被破壞。買家也不能因為數額小,或者因為「負氣」就置之不理。
其次,從平台規則來看,買家如果信譽良好可以在無需賣家同意的情況下,直接辦理退款。但賣家追回貨品,如果買家「耍賴」,平台似乎除了調信用等級外,沒有更好的有效解決途徑。這一點也需要平台進行考慮,有沒有更多更優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這件事傳達出的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有時候較真還是非常必要的。在現實中,如果賣家遇到了10元的小商品買家退款不退貨,估計多數情況下也會考慮時間成本、維權成本,選擇妥協接受。但有時候,就有必要為了找到「公道」較一下真。
從最後結果看,李先生實際上是「賺到了」,既透過法院調解化開了「心頭之結」,也找到了雙方「結梁子」的原因,解除了誤會,而「客服沒有及時回復消費者訊息」的原因也有利於商家更好改進自身的工作。這些收獲,都是李先生透過「較真」獲得的。
實際上,這類「負氣」千裏找退貨的事,不只這一起。就在前不久,賣家吳先生在電商平台上出售一塊40元的電池,買家曾某退款後卻不退貨,最終吳先生也是跨越千裏去維權,拿到了200元補償。
拋開具體的糾紛細節去看,這種堅持和「執拗」也告訴我們,即使賣「小商品」也要堅持「大原則」,這種千裏追訴不僅是為了解決一次普通的交易爭議,也是對最基本商業規則的守護。
無論對賣家還是買家而言,都該是這種基本規則的維護者。正因為有這種對基本商業規則的堅守,才能保障好買賣雙方的利益,讓買家買得放心,讓賣家賣得舒心。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更好權衡、保護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利益,不讓二者在這類小事上「費大勁」,也值得平台予以更多考量。
撰稿 / 和生(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