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一個人的安全感源自哪裏?

2021-10-09心靈

安全感,真的能自己給自己嗎?

我們的答案是,確實可以自己創造,但大機率形成於親密關系之中。

01「安全感」,大多來自人際關系

目前幾乎所有關於「安全感」的討論,都以「童年」開頭。

這是真的。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人的依戀狀態可以透過早期的父母-子女關系預測(Allen,1996),進而預測個人與自己孩子互動的品質(van IJzendoorn, 1995)。

那麽,小時候沒有「安全依戀」,長大就一定會成長為「沒有安全感」的人嗎?

不要灰心,並非如此。

心理學研究發現,存在這樣一群人,雖然童年經歷過不當養育,但成年後依然被劃分為「安全型依戀」。

——研究認為,他們擁有了 「獲得的安全(Earned security)」。

是什麽讓他們的依戀型別發生轉變?下面繼續進入「我為人民讀文獻」環節。

2011 年,德克薩斯大學研究了 「獲得安全感」的預測因素 。也許能給「缺乏安全感」的你一些啟發:

1)經濟和社會地位高

聽起來是個殘酷的事實。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不必遭受伴隨貧困而來的嚴重困難,可能更容易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積極的經歷,克服消極的童年,在成年後變得安全(Saunders 等,2011)。

2)有替代性支持人物(alternative support figures)

如果父母不能提供安全依戀關系,存在一個能提供支持的父母以外的成年人,有望成為兒童克服與父母的負面經歷的一個重要媒介。研究表明,在兒童時期受到身體或性虐待的人,如果有另一個沒有虐待關系的成年人提供了密切的照顧,就能夠打破虐待的迴圈。

3)一個能夠提供高度支持關系的人

這比擁有多個支持者更重要(Bowlby,1973)。以及,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工具型支持,比如買禮物),更有助於對方獲得安全感。

4)年齡小

如果父母不愛孩子,當陷入困境時,孩子越早接觸到能滿足需要的替代性支持,他越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內部工作模式。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內部工作模式越來越難改變(Bowlby,1973)。

5)參與心理治療至少兩年

長期治療有效的一個原因可能是 治療師充當了替代性的支持角色。 與治療師建立信任關系,讓個人(在獲得安全身份的過程中)感到值得關心和保護,培養對自己更積極的看法(Egeland 等,1988年)。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治療師透過促進來訪反思的能力,幫助他重塑依戀的工作模式。 反思能力(Reflective functioning,RF) 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反思,從而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做出推斷的能力(Fonagy 等,2008)。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中所有 RF 高的母親生下的嬰兒都是安全型的,這表明對於有不良童年經歷的人來說,「高 RF 值」可能是獲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徑。

——你看,安全感,大多還是從「依戀關系」中得到的。

而依戀物件,可能是「安全養育」的父母,也可能是高度支持的替代性人物(比如親戚、朋友、伴侶、心理咨詢師)。

02 不過,「安全感」也可以透過自我照顧來創造

安全感,對每個人來說都可能不一樣。

尤其對於曾經有過創傷的人而言,「擁抱」「和家人談談」這些常見的安撫措施,甚至可能觸發創傷。

所以,當你想提升自己內心的安全感:

1)首先要問問自己,哪些事可以讓你「感到安全」?

舉個例子,以下是一個 Quora 使用者的清單,她認為這些東西可以增強自己的安全感:

掙錢。 這是我安全感的關鍵,任何「我自己掙到任何東西」的過程,都讓我感到強大和安全;

一種非常特殊的棉織品。 手帕,校服袖子,一個舊枕套……它們讓我有「觸覺安全感」;

孤獨。 生活在父母的虐待中,我感到孤獨時最安全;

柔軟的毛絨物品 ——超大軟枕頭、沙發上的毛絨座椅、毯子都增加了我的安全感;

書。 當我沒有朋友時,書對我來說就是氧氣;

擁有一所房子。 到目前為止,這可能是我為自己做的最好的決定。我花了25年的時間逃離父親,在我自己的房子裏,沒人可以威脅我;

丈夫的擁抱。 我很幸運,他的擁抱好像可以軟化我肌肉中積聚的張力;

在做決定之前,有機會想一想 。這讓我有時間考慮後果,並做得更好;

寫日記。 作為一個內向、孤獨的人,我需要有人關註我,問我感覺如何。寫私人日記是最好的安全機制。被允許不受審查地交談,擁有私密和個人空間,享受不可分割的註意力(我自己的)是無價的。

……

這個姑娘說:「我透過大量的自我同情、寫日記、自言自語、自愛來實作這個 list 」。

希望正在看文章的你,今晚也可以制作一個自己的 list。

2)在親密關系中,嘗試培養「信任」和「脆弱性」

安全感,是從設定並尊重「邊界」開始的

邊界,可以是身體上的、性的、情感上的、經濟上的——所有這些都是在健康關系中培養尊重的關鍵。

嘗試讓伴侶了解你的喜好,邀請他分享自己的喜好,促進建立情緒安全的一些邊界。比如:如何逐步共享個人資訊、在親密度上傳達你的舒適度、你在什麽時候需要獨處、什麽東西對你非常重要需要尤其尊重。

註意非語言交流(肢體語言)

嘴上說「我尊重你」,但「眼神不屑、嘴唇緊閉、聲音刻板」,對方自然不會感到安全。無論你是否意識到,伴侶都在不斷解讀聲調、姿勢和微表情。如果你想創造一段安全關系,接近對方之前,想想「我現在的肢體語言在表達什麽」?

關鍵是認識到:「我們不僅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還要對自己傳遞資訊的方式負責」。

積極傾聽,因為「真的被看見」才會讓人感覺安全

傾聽和理解的意思是:沒有分心、沒有防禦性反應,真正接受伴侶告訴你的事。

對他進行動機提問,而非評判

許多「不安全感」都源自對動機的猜測。當伴侶做了一件我們不理解的事,嘗試先別上價值判斷,而是用好奇的態度,了解「你這麽做的動機」。

關系治療師 Rabbi Slatkin 說:「大多數人的動機都具有潛意識,而且往往與他進入關系之前的包袱有關」。「當我們停止評判,而是從同情和理解的角度看待他,即使我們依然不同意他的觀點,但至少可以創造一個沒有對抗的安全環境」。

考慮伴侶關系治療

心理咨詢師可以幫助伴侶在親密關系中建立安全感。他們的工作並不在於解決沖突,而在於「如何處理沖突」——也就是說,你們吵什麽不太重要,「怎麽吵」才是關鍵。治療關系可以幫助人們建立一個新的視角來處理沖突。

3)掌握給自己和他人「安全提示」的技巧

研究表明,人類存在一個「高級社交大腦」。

當我們聽到舒緩的聲音,看到微笑或放松的臉,註意到平靜的手勢時——腦幹就會被啟用,而這些標誌成為我們的「社會安全提示」。它們有助於我們在接近他人時感到安全。更願意傾聽,也更能在情感層面與人溝通(Porges,2011)。

Porges 認為, 我們可以自己給自己提供「社會安全提示」,包括深呼吸、暫停片刻。

以及, 任何可以幫助「自我平靜的陳述」都有助於啟用社會安全提示。 比如對自己說:「我相信自己的擔憂會被聽到」。

「只要我們能給自己和他人提供社會安全提示,我們就能更加適應自己的內在狀態,『更加真實』。當我們感覺更加真即時,我們就會變得更加安全脆弱,並與他人建立聯系」。

正如 Jett Psaris 和 Marlena Lyons 在【不設防的愛】中所說:

「與人變得親密,是從發現自己是誰開始的……我們必須被看見之前呈現自我,必須在讓對方進來之前開啟心扉,必須在有能力進入親密關系之前在場」。

祝你可以給自己安全感,也能在親密關系萊恩全地展現脆弱。

參考文獻

————————

Mary D. Salter Ainsworth,SECURITY AND ATTACHMENT

Blatz, W. E. (1966) Human security: Some reflection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Rachel Saunders, Deborah Jacobvitz, Maria Zaccagnino, Lauren M. Beverung & Nancy Hazen (2011) Pathways to earned-security: The role of alternative support figures,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3:4, 403-420, DOI: 10.1080/14616734.2011.584405

撰文:江湖邊

責編:Kuma

我們是簡單心理咨詢預約平台,擁有近1000位海內外心理咨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咨詢師能夠透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60萬+人次提供了高品質心理咨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咨詢師,歡迎下載簡單心理 App 了解更多哦「http://jdxinli.cn/wuli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