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爸爸等等我-國產艾爾茨海默病創新藥九期一持續斷貨中

2025-06-10女人

近期,艾爾茨海默病國產創新藥九期一(甘露透納)的斷供事件,將艾爾茨海默病這一人類醫學難題再次推向公眾視野中心。作為世界公認最難攻克的疾病之一,艾爾茨海默病不僅考驗著醫學科研的前沿能力,更直接影響著數百萬患者家庭的生活品質。

根據 2023 年釋出的【艾爾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報告】,中國已成為全球艾爾茨海默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患者人數近 1000 萬人。權威預測顯示,到 2050 年,這一數位將在 2765 萬至 9194 萬之間波動。龐大的患者群體,正給老齡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日益沈重的負擔。

在這龐大群體中,張女士(化名)的經歷極具代表性。去年,她的父親被確診為艾爾茨海默病。起初,醫生開具的多奈哌齊讓老人出現嚴重副作用,整夜失眠、眼神呆滯。在更換為甘露特鈉後,病情出現顯著改善 —— 老人精神狀態趨於穩定,語言表達更加清晰,甚至能清楚記得女兒的作息和喜好。然而,好景不長,近期張女士發現,九期一在多家醫院和藥店均處於缺貨狀態。

「現在爸爸的狀態一天不如一天,連季節都分不清,大夏天非要穿棉襖,站在陽台念叨‘該收麥子了’。」 張女士的話語中滿是焦慮與無奈。白天上班時,她時刻擔心家中老人忘關煤氣、意外走失;夜晚歸家,看到老人攥著舊照片回憶往事,卻轉眼認不出自己的場景,更是心如刀絞。為了尋藥,她四處托人打聽渠道,同時盡可能抽出時間陪伴父親,「哪怕只是讓他多清醒一天,多記得我一天,我也得拼命抓住這點希望。」

艾爾茨海默病治療藥物的短缺,折射出中國在應對這一重大疾病上的挑戰。業內專家指出,艾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制復雜,治療藥物研發難度極大,九期一作為國產創新藥,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其斷供問題亟待解決。相關部門需加強藥品生產、流通環節的協調,保障患者用藥需求;同時,持續加大科研投入,推動更多創新藥物的研發與套用。

目前,九期一斷供原因尚未明確,而無數像張女士父親這樣的艾爾茨海默病患者,仍在等待藥物的重新供應。這場漫長的 「告別」,或許需要更多的關註、支持與希望,才能讓患者多一些清醒時光,讓家人多一些陪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