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據台灣【聯合報】8月1日報道,台灣行政部門負責人卓榮泰日前接受日本媒體專訪,其內容被認為松口稱2030年台灣可能重新開機核電,引發島內關註。但台行政部門1日對此宣稱,卓榮泰並未在專訪中「提到2030年將重新開機核電」。
卓榮泰 資料圖 圖自台媒
多家台媒報道稱,卓榮泰近日接受日媒專訪時稱,台灣雖計劃於2025年實作「非核」目標,但未來仍然可將核電「列入討論」。隨著人工智慧(AI)和半導體產業的電力需求日益增加,卓榮泰透露,台灣可能在2030年後重新考慮使用核電。
據【聯合報】報道,台行政部門發言人陳世凱1日對此稱,卓榮泰並未在專訪中提到「2030年將重新開機核電」,現階段行政部門的工作重點包括將興建中的電廠如期完成,未來將持續開發多元綠能。
針對專訪內容,陳世凱稱,對於延長核電廠運轉或重新開機核電,卓榮泰以法規限制為由,認為已經不可能延長使用期限,因為重新開機核電需要相關法規,還得進行安全體檢和裝置更換,需時「約3年半至5年」,2030前要靠核電彌補電力是不可能的。陳世凱還稱,對部份台媒利用標題刻意誤導相當遺憾。
中時新聞網1日稍早前在報道中提到,2018年以後,台灣的6座核能機組,有5座陸續除役,「核三」廠2號機將於2025年停機。據台經濟部門統計,核電占台灣發電量比重已從2016年的12%,降至2023年的6.3%。蔡英文當局曾承諾於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賴清德當局雖延續此政策,但工商業界呼籲當局正視缺電危機。
據此前報道,夏季全台升溫帶動用電量上升,7月2日下午1時52分,島內瞬時用電達到4118萬千瓦,創歷史新高。島內再度掀起「是否缺電」的爭論。桃園市議員淩濤曾表示,台灣已經進入「大缺電時代」,近日除桃園,台北松山機場、新竹南寮、台中、南投和台南都發生停電,影響上萬住戶,但台電對於停電的理由不乏松鼠、蛇、貓及小鳥誤闖設施引發裝置短路故障,「可點名的小動物已經快用完了」。國民黨籍民意代表牛煦庭稱,人力不足是台電長久的問題,其原因是財政困窘,而困境背後則是錯誤的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