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0 月 1 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讓我們回顧不久前發生的一場震驚世界的軍事事件 —— 中國東風 31AG 洲際彈道飛彈的成功試射。
中國東風 31AG 洲際彈道飛彈的成功試射
9 月 25 日 8:44,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射了一枚攜帶訓練模擬彈頭的東風 31AG 洲際彈道飛彈,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試射意義重大,不僅展示了中國強大的軍事技術實力,更讓世界再次聚焦於中國的戰略威懾能力。
一直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核力量持有不同的態度。他們曾聲稱中國核武數量少且集中在陸上,認為只要在第一島鏈進行封鎖,就很難有機會讓中國的核力量得手。然而,東風 31AG 的成功試射,讓美國的這種觀點瞬間被打破。
美軍在中國東及東南面設定了嚴密的雷達網,試圖監視中國向太平洋方向的飛彈發射。在南韓設有薩德防控系統,監視中國東北部的飛彈發射;在台灣設有監測站,監視中國東部和東南部飛彈發射;在日本也設有長波飛彈監站,監測中國向東發射的飛彈。可以說,美軍試圖透過這些部署緊密監視所有向太平洋的飛彈發射,作為第一預警並計算飛彈的初始彈道。
但令人驚訝的是,在中國發射東風 31AG 前一天,中國已經通知了美國和歐洲火箭演習的時間,美國還派出了一架電戰機進行監察。然而,即便如此,在南韓、台灣和日本,還有菲律賓的美軍以及第一島鏈的美軍驅逐艦,都沒有發現中國的飛彈發射。這無疑給美軍所謂的嚴密雷達網一記沈重的打擊。
那麽,為什麽美軍的雷達網無法發現東風 31AG 的發射呢?這其中涉及到東風 31AG 先進的技術特點。
彈道飛彈的發射打擊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助推段從發射到達頂點;第二階段中段以最高點墜落返回;第三階段末段重返大氣層直至打擊目標。東風 31AG 在發射過程中,采用了復雜的錢學森彈道技術。當帶有火箭發動機的飛彈接近大氣層的時候,會透過發動火箭來改變軌跡,即變軌。這一技術可以降低重返大氣的角度,通常經過多次變軌,飛彈在偏小角度墜落的時候會被空氣反彈,形成新的錢學森彈道。
從這個階段開始,衛星接收引導數據,對飛彈的軌跡進行修正。由於前三段彈道的初始段不穩定,需要修正,即飛彈重返大氣反彈起跳,這個軌跡是不規律的。經過衛星引導修正後,彈道飛彈按照新的軌跡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開啟雷達找尋目標。
西方一直懷疑錢學森彈道的可靠性,認為彈道飛彈彈頭在大氣層以 10 馬赫以上速度俯沖時不可能機動,會打不準,甚至說誤差在 200 公裏以上。但實際上,嫦娥六號以 32 馬赫重返大氣,經過多次變軌,最終落點只是差幾百米。這充分說明中國在變軌技術上的成熟與精準。
而且,在重返大氣之後,彈頭和空氣的摩擦會產生一層電漿,包裹住彈頭前端和中部的位置,形成黑障區,所有電子訊號都會被遮蔽,雷達當然就探測不到。但在錢學森彈道重返後,彈頭會稍微反彈跳起,改變彈道,讓對方無法繼續推算它的最後軌跡。這一點,正是東風彈道飛彈的最大威脅所在 —— 彈道不可預測。
此次東風 31AG 的成功試射,讓美國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的戰略威懾能力。美軍連彈道都無法計算出,發射後只能保持沈默。而台灣和日本的反應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日本第一時間抗議中國沒有通知,台灣則一方面聲稱全程監控,另一方面其國防部長又表示只是從媒體得知。這些小跟班在真正的戰略重器面前,顯得如此無力和可笑。
美日韓軍事聯盟以及菲律賓與美國的軍事協定,在東風 31AG 面前也都成了笑話。發射一枚大殺器,告訴了你發射時間和落點,就是沒有告訴你在哪裏發射,你就找不到啦。這充分顯示了中國在軍事技術上的自信和實力。
東風 31AG 的成功試射,不僅是一次軍事行動的勝利,更是中國在國際戰略舞台上的一次重要亮相。它向世界表明,中國有能力維護自己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有能力應對任何外部威脅。同時,也讓那些企圖透過軍事封鎖和遏制來打壓中國的國家認識到,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任何試圖挑戰中國的行為都將付出沈重的代價。
在未來的開發中,中國將繼續加強軍事技術的研發和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戰略威懾能力,為國家的和平與穩定、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