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大模型的核心程式碼和演算法公開透明,使得全球的開發者都可以參與其中,共同對其進行最佳化、改進和擴充套件使其更好地適應不同的任務和場景。近日,國內外雲端運算廠商、芯片廠商、軟體和眾多終端廠商、車企、券商都密集宣布DeepSeek上線,一波智慧化升級的浪潮在各行業掀起。
DeepSeek「上車」
「劉峰:我有些餓。
汽車智慧語音:根據您的飲食習慣,推薦附近一家評分很高的川菜館,需要導航過去嗎?
劉峰:可以,但我想先把電充滿。
汽車智慧語音:好的,前方2公裏有充電樁,充滿後我會帶您去餐廳。」
公司白領劉峰(化名)周末中午加完班後,打算開車回家。不過他覺得有些餓,於是就產生了上述他與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汽車智慧語音系統的對話過程。在這個場景中,人與車之間的互動不再是機械式的一問一答,而更像朋友之間的聊天。而這是DeepSeek向記者描繪的接入汽車後帶給車主的全新駕駛體驗。
2月7日,東風汽車宣布,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語言模型的接入工作。與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成為2025年春節後汽車行業的第一個風向標,也成了各汽車品牌展開激烈競爭的新賽道。除了東風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上汽集團等都宣布了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戰略部署。
隨著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座艙的智慧化已成為行業競爭的重點。開源證券認為,DeepSeek的R1模型將大幅提升座艙的互動體驗,座艙Agent的功能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為駕駛和乘坐體驗帶來全新的變化。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近日在內部開工信中重點談及了DeepSeek。他預測,未來十年,以大模型為主的AI,將加速推向高階自動駕駛,驅動汽車產生巨大變革,也會驅動全球範圍內硬體軟體巨變。
人工智慧產業鏈被啟用
開源範式下AI技術創新進步和套用推廣的速度大大加快。不僅車圈,DeepSeek正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擴大生態圈。無論是雲服務廠商、芯片公司,還是下遊套用層,均紛紛進行部署和適配,豐富的AI套用及端側AI生態開始邁入新天地。
芯片廠商方面,輝達已在旗下NIM(輝達面向開發者的AI部署工具)上線了DeepSeek模型的全尺寸開發服務的預覽版;超威半導體在社群部落格分別上線了基於其AI芯片和消費級GPU的DeepSeek模型部署指南;英特爾也稱其最新的電腦芯片支持DeepSeek部署;
國內的昇騰、沐曦、海光資訊、莫耳執行緒、天數智芯等AI芯片廠商也均適配DeepSeek。此外,多家算力產業鏈企業宣布與DeepSeek模型完成適配。
春節期間,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三大電信業者全面接入DeepSeek開源大模型,實作在多場景、多產品中套用。此外,華為雲、騰訊雲、阿裏雲、百度雲等廠商均陸續在其雲服務平台上線了DeepSeek的大模型,微軟雲和亞馬遜雲等國外雲端運算巨頭在春節前就上線了DeepSeek。
除此之外,醫療、金融、手機等行業也紛紛「試水」DeepSeek大模型在地化部署。智雲健康公司表示,未來將借助DeepSeek R1強大的AI技術能力,加大在臨床輔助診斷、醫學科研等領域的套用力度,提升慢病管理服務水平。
AI行業專家、甲子光年智庫院長宋濤在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效能、低價格的DeepSeek將推動AI全面落地,促進千行百業新質生產力的大規模釋放。一方面將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慧化生產轉型,另一方面也會推動知識密集型企業進入AI創新的新階段。
提高效率背後的風險管控
「DeepSeek的低成本、高價效比模式從根本上重塑了人工智慧部署的經濟學。」香港【南華早報】援引杭州AI眼鏡初創公司Rokid創始人朱明明的話稱,采用DeepSeek R1的成本「遠低於 OpenAI的GPT-4o」。這將幫助該領域的公司大幅削減研發和營運費用。
據挪威「jomfruland」網報道,汽車保險行業巨頭Roadzen透露,DeepSeek的R1模型大大加快了索賠處理速度。小事故索賠以前需要等待六周的時間,而現在,只需兩分鐘即可解決問題,DeepSeek有望將公司的營運成本降低高達50%。養老護理平台CareYaya表示,在DeepSeek的幫助下,申訴健康保險拒付時的成本驚人地降低了90%。
「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背景下,DeepSeek的新AI模型正在引領各個領域的重大變革。這些模型的潛力不僅限於提高營運效率;它們從根本上重新定義了保險和醫療保健等行業的成本結構和流程。」報道稱。
不過,報道也提及,客戶仍不能依賴準確率僅為60%-70%的模型,這可能會帶來經濟影響。此外,對數據私密和安全的影響依然尚不明確。對此,宋濤認為,首先應該從國家層面形成AI風險相關的政策標準,各個行業也要形成AI風險的行業規範,以實作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科技向善,用科技來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