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哪咤2】史上最壯觀特效背後,是全國138家動畫公司的合力托舉

2025-02-10心靈
這個春節,無數觀眾被一個年僅3歲的「魔童」所吸引,他化著煙熏妝、表情時而頑皮時而淩厲,雖然屢遭世人誤解,但在關鍵時刻卻展現出逆天改命的英勇和令人動容的犧牲精神。沒錯,這就是哪咤。截至2月7日上午8時,該片即時票房達到了62億元,大振幅重新整理中國影史單片票房紀錄。
輝煌成績的背後,是餃子導演率領的團隊五年來的默默耕耘。在片尾字幕上,共有全國138家跟動畫制作相關的公司出現,正是他們的合力托舉和全身心投入,才創作出這樣一部足以讓國人驕傲的精品動畫力作。如果說【哪咤之魔童降世】是動畫團隊「小米加步槍」的勝利,那麽,【哪咤之魔童鬧海】則得益於集結了全族最堅硬的龍鱗做成的「萬龍甲」。
全片特效鏡頭超過1900個
「我們做動畫的心態是寧缺毋濫。第一部是‘死磕’出來的。觀眾給了我們做第二部的機會,隨隨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們的追求。」導演餃子說。【哪咤之魔童降世】共有1400多個特效鏡頭,而【哪咤之魔童鬧海】的角色數量是第一部的3倍,全片共2400多個鏡頭,其中特效鏡頭就超過1900個。【哪咤之魔童降世】不敢挑戰的海水製作,也在【哪咤之魔童鬧海】中被攻克:在這一部,哪咤不僅要「下海」,還要「開海」「鬧海」。餃子希望【哪咤之魔童鬧海】在提升故事體量的同時,帶給觀眾史詩級震撼的銀幕體驗和視覺效果。
【哪咤2】的第一場大場面打戲「陳塘關大戰」中,申公豹憑借裂空雷公鞭開啟虛空裂口,海底煉獄中被鎮壓多年的數百萬海底怪獸一湧而出,撲向陳塘關。在制作特效畫面時,餃子堅持要在每個怪獸身上都綁上一根鐵鏈,因為這是這個劇情能夠成立的關鍵:綁上鐵鏈後,東海龍王敖光才能控制這些海底妖獸的命門,防止他們逃跑。「上萬條鎖鏈纏結在一起,就像耳機線繞成毛線球,怎麽動都不對。」特效團隊曾建議導演改成電腦自動生成的「魔法鎖鏈」,被餃子堅決否定,「先頂到頭,不行再認輸。」最終團隊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每條鎖鏈都獨立運算,怪獸動作繫結物理引擎,甚至還開發出「動態美感」演算法。這些鎖鏈實作了餃子要求的亂中有序,「像一根根頭發絲那樣在空中有搖曳感」。該片視效總監楊博說,團隊還專門設計了制作軟體,最終達到的效果是:當無數根鎖鏈壓向銀幕時,觀眾能明顯感受到窒息。
這場戲中,李靖和章魚將軍之間的對打尤其精彩。但美術概念設計謝小彬卻為此多次崩潰:章魚將軍手上拿著6把劍,可以從六個不同的方向同時攻擊只拿一把劍的李靖,最後還打不過李靖。為了讓動作設計得合理可信,謝小彬絞盡腦汁。餃子還要求對打動作要實打實,要非常清晰地把動作呈現出來,甚至有些時候他還會給團隊講述物理學的原理,方便大家理解。光是這一分鐘的打戲,美術設計就畫了半年,「餃子常說理科生就是這樣子死磕。」謝小彬笑道。
十秒「剔骨削肉」畫面耗時一年
「我們所有都追求極致。」餃子說,很多人看了陳塘關大戰這場戲,感覺特效做到頭了,「但我們的口號就是不給自己留後路,既然我們把前面都做得這麽好了,後面怎麽都得突破,怎麽都得更頂,這是反逼自己的一個過程。」
在影片快結束時,哪咤看到母親去世,化悲痛為力量,決定靠肉身破了「穿心咒」,這場「剔骨削肉」的戲屬於難度最大的S級特效。「穿心咒到底是個啥,不好想象。「謝小彬說,這個鏡頭以前沒有出現過,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從概念到動畫再到特效的配合,難度都很大。」
餃子希望「穿心咒」第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疼痛感,為了清晰地呈現出「穿心咒」在皮膚上撕裂的效果,制作人員從防盜墻上安裝的透明而鋒利的玻璃碴碎片找到靈感。團隊最終設計了上千根刺,還有「穿心咒」被破後的600塊碎肉,都由繫結器綁著控制運動。因為哪咤肉體重塑用的是藕粉,撕裂後的身體還要做出「遇火後巖漿噴出」的效果。為了尋找身體撕裂的感覺,特效團隊在自己的手臂上綁上魚線,讓制作人員參考,先是畫出概念圖,然後手K,再做特效,再一遍遍叠代,「短短10秒鐘的畫面,特效團隊花了一年多時間。」執行制片人劉潘說。
「洪流大戰」一個畫面含2億角色
【哪咤2】中光S級特效鏡頭就有30多個,其中包括剔骨削肉、洪流對戰、煉化龍宮等多場戲。要說特效制作難度最大的,無疑是「洪流對戰」。「它要呈現出兩軍對戰、像海浪一樣互相翻湧的效果,這在之前的影片裏沒有出現過,是屬於【哪咤2】獨有的特效型別。」視效總監杜春暉告訴記者。
面對密密麻麻的人群畫面,一開始團隊想到在近景處畫出具體的人物,遠景則用馬賽克的點或者小方塊來替代,但餃子很快就否了這種做法,「我們在顯視器上看到的是像素,但是在大銀幕看起來就是一個個遠處的角色,總會有熱心的觀眾去仔細看這些內容。我們要對喜歡電影的觀眾有交代。」
杜春暉不想用簡單的「海浪自然解算」來創作這些妖獸和人物,他希望呈現的是一個智慧的海浪效果,「因為它由角色來形成,既要表現出浪花的動態,也要表現出智慧體的主觀能動性,比如沖撞之後要再回來、再繼續沖撞。」最高的時候,一個畫面中就包含著2億個角色。特效團隊除了要達到導演對規模的要求外,更要達到導演對粒子特效的節奏感、韻律美的要求。謝小彬告訴記者,洪流的設計靈感參考了海洋魚群、山裏面飄的煙雲、天上巨大的鳥群和海浪,「餃子導演反復強調海浪的感覺一定要比較明顯,要有東方的美感。」謝小彬說。
4000多個動畫人才宛如「奧運村」
技術開發總監黃功發現,有四五個前同事,包括前公司的老總都來到成都做動畫導演。「因為【哪咤2】,還有餃子追求的挑戰,吸引了全國很多人到這裏奮鬥。」【姜子牙】聯合導演王昕所在的公司泥丸星也被【哪咤2】總制片人王競喊到成都,幫助餃子一起解決問題。在【哪咤2】的結尾字幕上,出現了138家跟動畫制作有關的公司,「五年時間,光是為【哪咤2】工作過的全國動畫人員就超過了4000人,可以說,國內大部份的動畫優秀人才,都為這部影片奉獻過。」王競告訴記者。
蘇州紅鯨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參與了【哪咤之魔童鬧海】的全流程制作,公司累計投入制作人次160人,共花費約26個月完成了工作目標,公司負責人戈弋更是擔任【哪咤之魔童鬧海】的動畫導演。蘇州趣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是138家公司之一,公司特效總監劉上源透露,趣豆文化這次負責哪咤與敖丙大戰無量仙翁的部份特效處理,這也是片中制作難度最大的場面之一,「主要是制作壓在天元鼎上的樹藤部份和哪咤身上火元素的部份」。7人團隊一共製作5個多月,平均每天工作13至15個小時。「餃子導演對特效精益求精,修改最多的鏡頭可能要叠代20多版。」劉上源說。
在黃功看來,【哪咤2】劇組就像是「奧運村」,吸引了國內最優秀的人才一起合作。餃子透露,【哪咤2】一開始也找過一些國外頂級的團隊來制作S級特效鏡頭,但發現效果不理想,「他們並不會投入最優秀的人來做這事。」最後,還是國內的動畫公司合力接手了這些工作。Base Media(倍視傳媒)和天工異彩參與了電影特效的制作。北京深海十月文化、北京大千陽光數位科技、北京彼岸天文化、北京點光文化等北京公司也參與了【哪咤2】的部份創作。
「五年時間裏我們已經拼盡全力。」餃子感慨道,有些公司在明知道報酬很少甚至沒有的情況下,依然選擇跟自己合作,大家彼此扶持,抱團取暖,希望打造出一部真正的優秀動畫作品,「以前我們總是仰望國外的很多特效,覺得人家非常了不起,現在發現我們只要用心慢慢死磕,也是磕得出來。踮著腳觸碰到了那個高度,大家的信心就都開啟了。」餃子笑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王金躍
流程編輯:U022